星空体育app下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作为承载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公路里程增加从而导致道路占有率的提高,导致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降低,同时也导致绿化率降低。由于绿化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气温升高,空气质量下降,生态环境严重受到影响。为了尽量减少由于公路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人类营造既方便又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得对道路进行绿化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汽车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烟尘微粒、臭气(甲醛等)。造成污染空气,人体吸入这些尾气会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生命造成损伤。而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废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司机的视线注视前方的路况,注意力高度集中,若采用树种和色彩单一的植被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注意力下降,影响行车安全。此时那种依葫芦画瓢的绿化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有的高速发展的公路,必须对道路中绿化进行有针对性设计,提高绿化的可适用性和实用性。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声,载重汽车、公共汽车等重型车辆的行驶中噪声在89~92分贝,轿车、吉普车等轻型车辆噪声约有82~85分贝。汽车速度与噪声大小也有较大关系,车速越快,噪声越大,车速提高1倍,噪声增加6~10分贝。由于现在大力发展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车速一般在80~120Km/h,行驶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良好的绿化设计可以吸收部分噪声,达到降低噪声的作用。
据国内的成功经验,良好的绿化设计会比完全没有绿化设计的道路上气温低5~6度,增加空气湿度,营造“小气候”,调节路面的温度,延迟路面老化,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绿化设计应该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纠正问题。
(1)满足生存要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较大,各个地方都有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有的树种喜阳、有的树种抗旱、有的树种能吸收汽车排放的废气,故在植物选择的时候要因地制宜的考虑植物的生存环境,以最小的成本营造最好的绿化;由于公路绿化的养护是属于粗放型的,不会象园林内树木那样经常管理与养护,在树种选择的时候要考虑树种应该耐贫瘠、易养护、抗虫害。
(2)与周围协调。绿化设计还要考虑与周边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协调,尽量通过和谐的修复来恢复由于施工造成的自然绿化损坏。
(3)行车安全。由于绿化设计应起到行车引导及防眩的作用,在树种选择时需选择树干直的树木;由于植物种植在中央分隔带内,树冠不宜过大,以免对行车造成影响。
(1)公路的绿化主要内容有:中央分隔带、边坡、互通式立交区、服务区停车区、取弃土场,各处绿化设计各有侧重点,应结合绿化所处位置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单独设计。
中央分隔带绿化:中央分隔带绿化主要是起到防眩、分隔、及视线诱导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植物的配置,植物必须是多细枝、浓密,要做到四季常绿、植物的季想变化明显,冠形整齐,形成明显的季节感和韵律感。适合中央分隔带的树种主要有圆柏、紫薇、夹竹桃、迎春等等。种植树种的高度应低于1.5m,树冠在50~150cm之间,种植间距为1~1.5m之间。
(2)边坡绿化:边坡绿化起到防止边坡因受到雨水冲刷而产生水土流失和滑坡坍塌,既起到稳固边坡的作用,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绿化设计时因综合考虑各个边坡的地质情况、边坡坡比、路线所处位置以及道路在整个路网中所处的位置,因地制宜的设置边坡防护,并辅以边坡绿化,使绿化设计与防护有机结合。对于一些地质情况较好边地段可以设置生态防护,如植草护坡、铺草皮、植树;对于地质条件差的路段可以通过工程防护的稳固,生态防护的点缀,达到防护与绿化两结合,刚柔相济,安全环保两不误,现有的设计一般有直接喷播绿化、骨架护坡绿化、植生袋绿化、土工格栅绿化等等。总之各种边坡绿化最终的作用都是为边坡安全环保服务。
(3)互通式立交:由于互通式立交占地较大,绿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互通立交的空间特征,综合考虑其立交功能,做到绿化设计不仅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又能诱导视线,起到安全的作用。植物选择上以常绿树种为基调,用色彩丰富的花灌木做成各种图案,树木应该高矮相间,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与互通式立交的层次相烘托。在具体设计中需要从安全方面考虑植物配置与标志标牌相结合,以标志标牌为引导,植物配置为诱导。
(4)服务区、停车区:停车区服务区内的绿化需要兼顾车辆停放及人员休息,在停车位置可以考虑种植生长较快且绿量大的树种,以免车辆受到太阳暴晒;对于休息区,可以种植庭院式花坛,营造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
绿化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舒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地物、气候、风土人情充分的考虑,按照“近花草,中灌木,远乔木”的原则精心设计,营造出车在路上行如在画中游的氛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将表土先移至路基范围外,待绿化施工时将表土作为种植土,合理利用资源,以减少借土数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绿化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设计,笔者认为作为公路管理部门也应该在绿化施工后及时养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近多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向山区及沿海的发展,同样暴露了植被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了较多的环境地质灾害,加剧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在加快公路建设和汽车工业发展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在确保高速行车安全的同时,美化高速公路环境,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高速公路的绿化工程,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促进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
众所周知,生态系统的大小可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加以确定,大至生物圈,小到一个细胞都称为生态系统,即使是生长在墓碑或岩石壁上的地衣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因此,由不同树种构建高速公路绿地系统也必然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应当遵循一些基本的生态学原理。
生态系统的动态受生态因子的影响,这些复杂的生态因子中,有少数是有支配作用的,称为主导生态因子。高速公路绿化生态系统有诸多生态因子可影响生态系统的恢复,但总的来说,其主导因子是土壤,主要是土壤贫瘠,固体废弃物较多,土壤压实度高、通透性差。对于基本无植被覆盖且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第一步是控制水土流失,翻松土壤、清理垃圾、提高土壤肥力。
每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如果环境中缺乏其中的一种,植物就会发育不良,甚至死亡。植物的生长速度、生长量受浓度最低的关键元素的限制。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存在一个范围,在该范围内所有与该因子有关的生理活动才能正常发生。早期先锋种就要根据耐性定律选定植物对营养(包括光、温、水、肥)的忍耐区间很大的种类。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总体上有随机、均匀和集群分布格局的方式星空体育app下载。分布格局是由种的生物学特性、种内、种间关系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决定的。多数时候可采用均匀格局绿化,但有时采用集群格局造成林会更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种群密度太高或太低,都可能成为种群发展的限制因子。合理的种群密度可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种群的稳定性。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的过渡称为交错区。在交错区内,不同的生物群落都有向外扩张的趋势,使得交错区内有着生物多样性增大、生产力、生态效益改变等状况,这种效应称为边缘效应。在一个系统内要尽量使更多的生态种群并存,并创造更多的交错区,提高边缘长度。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总占有一定的资源和空间,其生态位的大小反映了种群的遗传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在生态恢复中应考虑各物种在水平空间、垂直空间和地下根系的生态位分化。使物种在分布、形态、个体大小、生理、营养的选择、吸收、年龄、物候、高度、根系深浅等方面有适当的差异并分别占领相应的生态位,如乔灌草菌混交植物种的空间配置。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尽管理论生态学上关于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有许多争论,但生态系统的网状食物链结构的增加,无疑可以使生态系统更趋向稳定。此外,多样性的增加也促使处于平衡的群落容量增加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
恢复生态学理论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恢复,否则会背道而驰,事与愿违。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物种与高速公路生态环境条件的自相适应,才能确定最好的恢复方式。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某些环境要素的突变性,加之人们对生态过程及其内在运行机制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不可能对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后果以及生态最终演替方向进行准确地估计和把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地、透彻地研究被恢复对象,经过综合分析评价、论证,将其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恢复的实施中,重视科技的投入,不仅要注意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也要注意基础理论的研究。
生态恢复往往又是一个高成本投入工程,生态恢复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为美化环境,为行车服务。因此,在考虑当前经济的承受能力的同时,又要考虑生态恢复的经济效益和收益周期,这是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中十分现实而又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同时要充分了解当地植物群落的演替特点,只有符合当地的植物群落演替要求,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群落,减少维持群落稳定的人为干预,才能减少养护费用。
(1)在满足高速交通功能的需要,有效改善行车条件的同时,改善公路自身及其周边环境景观,结合华中地区特色,使其成为集功能性、观赏性、游览
性于一身的综合体系。高速公路绿化是结合公路线型特征、公路特点和功能要求,绿化美化服从于公路功能景观需要,在保持和发展当地园林绿化特色的基础上,通过植物多品种的选择、合理布局、科学配置,从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出发,从植物品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入手,点、线、面结合,使公路主体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从而构成优美的自然画面。
(2)以植物造景为主,改善高速公路环境。绿化材料采用常绿树种、草坪及植物地被,以乔木为主体,选择适量落叶树种和开花树种,辅以千姿百态,
色彩缤纷的灌木,适当点缀草花,增加景观变化,公路设景旨在调节乘驾人员情趣,应重视有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树种的栽植与引种。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3)充分考虑绿化植物的生态防护功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根据本地区地形地貌及生态特点,遵循”因地制宜、景观协调、易于养护” 的原则,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力求提供一个高效和谐的交通环境。
中央分隔带环境恶劣、气温高、空气污染严重、空气流动迅速。由于部分太阳辐射热量被路面所吸收,路面温度较气温高;同时行车的速度快,引起中央隔离带空气流动性大,导致水分蒸发加速,对植物生长极为不利;考虑到中央分隔带绿化起着遮光防眩、诱导视线、改善生态的作用,绿化树种应选择耐贫瘠、耐高温、抗旱、枝叶茂密的常绿灌木。基于行车安全的考虑,防止对向车灯产生的眩光并诱导视线。总体布局以低矮人工造形树木为主,同时栽植抗逆性强、景观效果好的植物满足中央隔离带的美化效果。
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建设结构优美、功能高效、布局合理的高速公路生态防护绿地系统,在对当地植被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植物选择贯彻“适地适种”
的原则,大量应用当地野生的、生长健壮、适应性强、观赏性好的品种,尽量避免外来植物对原有生态的破坏。互通立交区面积较大,场地是原来的施工料
厂,绿化设计时必须考虑全部清除垃圾,多数绿化种植区地势低洼,选择植物品种除抗性强外,还要有耐水性,可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手法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经济树种与观赏树种相结合,树种配置协调统一。同时注意在靠近引道处避免使用乔木和大灌木,保持视野开阔,确保交通安全。另外,因互通区面积较大,大的构图造型可结合苗圃建设进行设计,因主线上绿化苗木需不断补植,因此有选择地建设相应品种的苗圃,即美化了互通又有效地提供绿化主线的大量苗木,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少养护费。服务区、管理所及收费站则采用园林手法,以绿篱草坪为主,点缀花灌木色块,及乔木和花架配合,植乔木,组成花园式庭院。
边坡是高速公路破坏最严重的地方,由于边坡较陡,雨水的冲刷会造成边坡水土的大量流失。因此,边坡绿化其首要功能是生态防护,保护路基,稳定边坡,恢复边坡的自然生态。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考虑土质及环境特性,要选用抗干旱、耐热、根深、固土性能好的植物品种。
沟及沟外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和生态恢复的重点区域,目前多是以乔木为主的绿化防护林带,林带的设计要与路外绿化状况和建筑及自然景色相协调。林带可为纯林即某区段用同一种乔木组成,也可以是混交林,即林带由两种或几种乔木组成,在种植方式上可以孤植、丛植或行植,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可单行种植或双行种植;在林带用地较宽松时,应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式栽植法,突出生态性和景观效果。边沟是高速公路的排水区,在这里栽植的树木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水性能。
高速公路建设日新月异,高速公路建设一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二要应用生态学原理,恢复高速公路周边的生态环境,尽量降低因高速公路建设而造成的环境质量的降低。在绿化中选用抗性强、绿期长、观赏价值高、耐修剪,并且不需要特殊管理的植物种类,除大量选用城市绿化苗木的种类外,还应采用抗性强的当地野生植物,既可降低养护成本及绿化工程的造价,又可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 彭少麟.南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生态学理论和应用[ M]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6 , 4(3):36 -43.
近年来随着国内房地产的迅猛升温,各类住宅区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活动区域和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基本单位,对其内部的绿化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项目建设周期紧,各项设计与施工安排都是倒排时间表导致设计环节推敲不够,绿化设计脱离现实从而造成了小区绿化设计效果的粗糙和偏离? 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探并提出合理的绿化设计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人们对购房的心态越来越成熟,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的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绿色住宅。美丽的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同时当今房地产开发策划理念也从“卖地段”走向了“卖环境”市场营销阶段。因此居住区绿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笼统的说就是创造一个舒适、优美、整洁、绿色的居住环境,充分利用场地、精心设计,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和游憩需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突出外部空间及环境的整体设计安排,空间景观序列丰富生动、错落有致,营造出“步移景异”“曲径通幽”“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等特色景致。通过对总体布局和景观软硬质空间的技术处理,使整个住宅小区具备更强的亲和力,从而为居民提供优美健康清新的生活环境。
概括起来说就是要经济、美观、实用,便于维护;建立不同层次的绿化系统,最大限度创造一个生态空间;创造社区文化理念,体现本小区特色的景观文化。同时绿化要有统一的形式,在统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个部分的变化。要充分利用对比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进行规划设计。 同时,住宅小区绿化设计还应当注重空间的合理组织,巧于因借,尺度适宜。适当建一些风格各异的园林小品,既丰富住宅小区的的绿化景观层次和景观视域,还可以使小区的主题建筑景观与区域内的人文景观、园林景观融为一体,以满足不同层次居住者的审美和需求。
按照住宅区绿化设计的总体构思,住宅区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与建筑朝向及采光相结合、与居民生活相结合、与场地功能相结合。
在做住宅区绿化规划时,居住区内的生活杂务用地必须妥善安排。垃圾箱或垃圾堆积处要有方便的出入口,便于垃圾的清理和运输,此外还要适当隐蔽,以利观瞻;健身活动场所应布置在距住宅较远的地方,以保证住宅的安静。总之,在做住宅区绿化设计时,不但要实现绿化,美化的作用;还要合理布局,从而避免绿地因设计上的缺陷而遭人为破坏的结果。否则即使种了,也是由于不方便群众活动而受到破坏。
住宅区在绿化时,不能全部种满树木,应该预留出足够的地方设置必要的器械、设施供成人儿童休息娱乐。凡是设有座椅等供人休息的地方,都应种植遮荫的大乔木。对于早期建成的小区,可能在绿化用地的布局上不合理或预留绿化用地在小区改造过程中水平拓展的可能性不大,这就该考虑采用爬藤植物对住宅楼、围墙等进行垂直绿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幢建筑的前庭都规划一个开放式的小花园,每个花园的构图,布局应各有特色,使居民特别是儿童很容易识别自己的住所。 在经济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应考虑利用自然生长的野草,虽然野草不太美观,但它也可起到减少尘土、净化空气的作用;若能加强对野草的管理,及时修剪,那么视觉效果也不会太差。
住宅建筑的立面绿化有利用生态环境,植物的生长过程明显的改善着小气候。墙面绿化可供选择的攀缘植物是较广泛的如:爬山虎、常春藤、地锦、卫矛、喇叭花、蔷薇、藤本月季、金银花等都是很好的爬墙与攀缘植物。
屋顶绿化不但可以增加植物种植面积,而且还可以使屋顶雨水的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的雨水蓄存在屋顶上,屋顶密封层中的温度只会缓慢地上升到25度左右,而在严寒的冬季,温度也不会降至零下。由于温差较小,整个屋顶的热荷载明显的小于绿化的砂石平屋顶的热荷载。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室和道路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阳台绿化,不但能满足人们屋内摆花的需求,改善居室空间环境,还能美化建筑物立面。而棚架绿化,除了有遮荫、美化等效果外,更能弥补居住区绿化用地不足的缺陷,为改善居住区小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使绿色空间延续,还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不影响道路交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将道路绿地使用功能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为市民服务,是我们道路绿化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的。我认为应做好以下方面。
一、了解道路绿化项目的相关背景。项目背景一般包含城市概况、自然环境、项目概况:
1)城市概况。一般是指城市建设建设的基本情况、独特的历史文化、水文地理状况,特别是与城市绿化相关的绿化景观构成,比如说:城市主要绿地分布、绿地网络、公园状况、寺庙景点等所形成的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以及一个城市对绿化重视程度、绿化理念、绿化生态建设的举措,城市建设定位。
2)自然环境。一般是城市建设建设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毗邻地区的交接状况,城市地形地貌特点,如是否平原地带或高山丘陵地带,常年气温,四季气候情况,雨水、风向等等这对我们方案设计会有较大的影响。
3)项目概况,道路项目概况是指某项目景观绿化在城市绿地中所处具置,方向,在城市路网中的地位、作用,道路的长度、宽度,路形结构、断面形式以及周边环境等等。并进行现状分析,如:道路沿线两侧用地性质分布,道路两侧是农田还是自然景观,是繁华的城市商业区还是集中聚居的小区,道路两侧地势状况,沿线是否有涵管与桥梁,道路的平交道口分布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我们道路绿化设计,必须理清。
二、把握好设计方案总体思路。在充分了解项目的相关背景后我们应该把握好设计方案总体思路,如何把握设计思路可从以下着手:
(一)找准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一般包含《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公路绿化建设标准》,《交通部关于公路绿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建城(2007)215号以及某道路景观带绿地业主对方案设计的要求,道路用地红线,道路总体设计,城市的总体规划,现场考察情况等等,这些是决定我们设计方案最基本必不可少的依据。
(二)深思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应根据掌握的道路基本情况认真思考其景观设计掌握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有章可循。
1)整体和谐统一原则道路绿化景观要融入周围环境,要与周围建筑、道路、桥梁、水体相互衬托,并便于城市其他景观(如亮化工程、广告灯箱等)的实施,达到统一和谐。
2)因地制宜原则道路根据现状,因地制宜,在满足景观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地形、地貌、环境形成景观。营造自然生态的景观。
3)“以人为本”原则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不但要充分考虑该景观绿地的美化、绿化功能,合理考虑提供娱乐活动、生态休闲的功能。
4)突出重点原则在靠近道路节点、桥等人流活动量较大以及绿地地块宽度较大处应形成绿化景观的亮点、重点。
5)节约型原则注重“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体现节约型园林的研究、技术措施,绿化符合节地、节土、节水、节材等几个方面。
6)协调性原则协调保护与开发、景观与生态、投入与产出、建设与养护的多重关系,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得以良性的整体发展。
1)植物配置结合现状,适地适树。力求树种的多样性,多采用乡土树种,体现城市文化的特色。采用树型优美,叶色各异的各种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花灌木等力求达到质朴、自然、亲切。
3)植物搭配多样化。乔木、灌木、花灌木有机结合配置,并注重各种形式的搭配以突出层次感。采用各种乔木、灌木及花色,叶色不同的地被植物组景,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配合植物季相、色相的变化,提高植物的观赏性。
4)道路绿化与环境融为一体,以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为主,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形成多层结构植物群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屏障功能。融绿化、美化、香化、防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5)充分考虑植物长势因素,合理选择苗木规格,控制景观造价,既能满足前期景观效果,又能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
6)建设高标准的城市道路绿化体系,构成兼顾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绿色长廊。坚持生物多样性,采用丰富的植物品种,坚持以树为主,乔灌花草结合,实现优化配置。
7)分车带的绿化采用注重景观与视线引导及指示兼顾的合理化设计。在道路交叉口处,鉴于驾驶员安全视距的要求,合理栽植低矮灌木或地被。
1)主题定位。突出“人、自然、城市”和谐发展的主题,通过对道路的交通及景观环境分析,运用生态的观念,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构成自然与人文相交流的城市生态型景观风光带。
a.结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尊重道路绿化的功能性要求,满足安全、通行等最基本的功能。
e.以生态、自然、人文为主,串起道路全线,针对绿化现状,克服植物品种单一的状况,增加常绿树种,多运用乡土树种,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
f.人性化设计,从车行与人行感受出发,注重景观尺度感与空间感。立足人们普遍的审美观念,注重环境的和谐,在充分满通功能的基础上,体现人文特色,凝练文化底蕴,合理布局,以体现景观的和谐性。
3)设计目标。充分挖掘地方人文特色,结合城市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巧妙的将自然景观、绿化景观、人文景观相结合,达到构思精妙,强化了城市道路的景观形象,体现地方特色,形成独特的绿化景观效果,并体现构建节约型园林的景观;通过景观要素的合理搭配与组合,塑造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生态道路景观带。
三、巧妙地进行方案设计。巧妙的进行方案设计,应合理划分景观段落布局。根据道路形式,长度可将整条道路的绿化分为若干个道路绿化标准段,比如:可以根据公交站台节点、道路平交口绿化节点,道路绿化隔离带,道路块状绿地等等进行景观段落分割,在各个主要节点运用小品,植物造景,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道路标准段绿化常采用乔灌木合理搭配,展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特色。
(一)中分带一般形式。中分带一般形式为自然式的花灌木组团结合规则统一的乔木树阵。两端以自然式的花灌木组团,主要设计一些开花的灌木如垂丝海棠、樱花等,同时搭配色叶树种紫叶李、红枫以及常绿金桂,做到四季有景,下层搭配色彩模纹以及宿根花卉与中间乔木阵列的下层模纹相呼应,且景观更为精致细腻;中间以乔木树阵形式规则排列,常绿和落叶树种相替换,赋予季相和色相的变化。下层配植色彩模纹,如红叶石楠、金森女贞、海桐等,呈现一条美丽的色带。乔木树阵,突出中分带的气势,同时体现了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岛头处常考虑到不影响行车视线,主要以低矮宿根草花为主,点以景石配以红枫和五针松,以保证美观而又通透的效果。中分带植物选择,落叶乔木如银杏、榆树、枫香、乌桕、无患子等;常绿乔木如香樟、女贞等;中层花灌常用樱花、紫薇、海棠、红叶桃、金桂、独杆红叶石楠、花石榴等;下层地被如红叶石楠、龙柏、海桐、金森女贞、宿根花卉、草坪等。
(二)两侧绿化带一般形式。两侧绿化带一般形式,沿路一侧以自由曲线方式种植地被、花灌木,间隔建造微地形,点缀大乔木,更好的烘托出自然种植方式,运用丰富的植物造景手法,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等各项特性,结合植物生长变化创造出线性四维空间,运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灌木与乔木相搭配的种植方式,以一定距离(一般150~300米)为一个单位形成线性景观序列;着重体现物种多样性及植物的层次变化,体现景观多样性,运用各具特色的花灌木与地被组合成为一条绚丽斑斓的花带,其上方栽植行道树,营造出人行树荫下、花草随行间的城市新景观。
(三)公交停靠处绿化处理形式。行车道外两侧绿化带遇到公交港湾位置绿化带宽度往往比较狭小,宜采用低矮模纹组合的种植方式,点缀花灌木,简单质朴,与周边景观风格迥异,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可适当消除候车时的焦急心情。采用自然式种植的方式打造精致细腻的景观,给乘客候车带来舒适美观的空间。主要常绿树种为金桂,配植红枫、垂丝海棠以及大叶黄杨球、海桐球和一些草花。植物栽植自然生态。
1)中分带节点:景观节点处于不同走向道路的交接处,运用造型树与景石搭配,颇具城市个性,可点缀大树,配以自然地被组合,使道路起点景观具有冲击力。充分展现城市韵律之美,历史底蕴的积淀,延续历史文化的风采,体现一定的城市主题。
2)两侧绿化块状节点:宜采用自然式的设计手法,体现开阔,自然生态的景观效果,通过营造微地形,可以金桂作为背景,运用曲线形灌木色块的组合,形成视觉上的冲击感,点植高大乔木,形成一种瞩目的自然景观,点缀球类,保证视线畅通。最终达到植物的季相变化组合,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景观空间开闭有度形成因地制宜开辟形式多样的开放空间,做到“点、线、面”结合,体现适宜的道路绿化带空间,拉近人们与绿地的距离,达到生态道路的效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我们慢慢的开始关心自己和自己所处周围和生存环境的问题。办公空间,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时代科技和现实智慧的结晶,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发展的状况、技术条件、文化背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设计与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工作室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在对工作热忱的同时,对社会、环境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工作要求和需要的单一程度,而且还要求创造与生活的“质”的统一,一个健康、和谐、纯净的办公空环境。因此,工作室办公环境对今天的设计和工作者们来说也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设计课题。
办公空间环境,作为专业的和个人的交流工作生活空间,在快捷、节能、环保等无刻不在的信息时代,被赋予了许多现代的含义,吵闹喧嚣复杂的办公环境渐渐离我们远去,高质量生活工作要求进一步证实了其作用的普遍性。
办公空间是指在从事某种专业或行业的工作室中,一般由分工不同的专业或与有关专业相关人员互相协作的一种空间环境。办公空间的定义、规模与其工作特点、人员构成、工作要素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关系。
按其功能性质和办公的顺序规律,其办公区域的空间构成有:为内外交往和内部人员交流区、展示的功能空间如会议室、接待厅、洽谈区等;
按其结构特点设置其空间构成有:资料放置空间、储藏空间、阅读阅览空间等,这些不同的空间系统区域共同组成了一个工作办公空间的整体。
“按其办公空间的专业化特点,工作室的成立都是建立在人们有着共同理想、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具有专业性和实用性工作整体的区域,而办公空间则是在此基础上集中了绝大多数功能元素所构成的专业程度较高的部分。”①
在我们充分享受到办公空间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和舒适的环境后,办公空间逐渐朝着日趋完美的功能性整体目标迈进,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1)分布过于紧凑:当前我国的办公空间的布局范围主要是在城市中心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工作写字楼密集,工作环境、就业环境与生活环境混杂,造成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繁重,特征比较明显的地区有:深圳、广州、上海等。
(2)不合理的空间规划:城市化发展迅速,导致企业竞争激烈,极力营造利益密集型产业,因此人文关怀相对较为缺乏,忽视了工作办公环境和交流空间的设计和规划,既没有充分发挥办公环境设计的作用,也没有体现人们和办公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在工作中造成了严肃压抑的氛围。
(3)空间封闭局限性:不可否认的是现如今办公空间的存在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了科学和技术方向的延伸和发展,但也有不容忽视的空间形态和构成方面的缺点和弊端:为了保证工作效率和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工作室设计者尽量做到办公空间的封闭性,各个专业区域分区明确,与周边的空间环境相对分离,虽然有专业认真的办公工作氛围,却让人感觉到压抑和闭塞。
(4)形式较为单调:没有形成专业特点,在特定的专业区域空间对从事的专业未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设计目的不明确,在注重实效的同时又应该要注重在形式上的丰富。
(5)室内外缺乏联系:工作室的内部空间往往和周围的环境缺乏联系,室内外与植被绿化、环境氛围相互割裂,有悖于设计整体统一的概念。忽视环境问题,植被生态破坏严重,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不够重视。
绿化在设计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对于办公空间绿化,我们应该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办公空间绿化是指在人们存在的办公活动空间环境中,以美学、科学、艺术的角度把大自然中的物种等有关联的因素转入办公空间内,产生出充满活力自然和美感,满足人们视觉、感受和身心需要的空间环境。
在整个大的工作办公环境中,寻求一种工作性质由专业性想创造性工作氛围的转化和发展,要重视工作空间的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的意义,这就促使绿化成为工作办公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1) 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延伸感。植物被有目的的接入室内,在门厅和玻璃窗周围或顶部设置绿色植物,让人在经室外而到室内时有一种流畅的统一感,让室内有一种无限的延伸感。
(2)气味和空间的指向性。在工作空间内,植物的种植能够强烈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同时植物也具有组成和围合空间的作用,可以指引人们的行动方位,植物本身清新的气味也可以让人体会到一种自然放松的感觉。
(3)形态与空间氛围的协调性。建筑室内与室外通常都是硬质和方形材料构成的,给人感觉异常的呆板,充分使用绿化植物的曲线与不规则的形态特点,能够可以有效的打破这种状态,体会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4)色彩感觉对人的作用。对于整日在办公桌旁的工作一族来说,绿色在他们视野中占有百分之二十五,就能很好的缓解他们的视觉、生理疲劳,清醒头脑。自然的绿色环境色彩可以帮助人们缓解过大的压力,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还会大大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和发挥超长的水平,从而舒缓社会竞争带来的身心压力。
(5)对室内空气的净化。健康的环境需要人们的自觉维护,工作办公空间的空气质量也已经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的话题,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杂质,它们是许多微量污染物的代谢渠道。植物通过呼吸可以像空气中释放出水气,加大室内空气的湿度,起到对周围环境的润化作用。
(6)空间的补充和优化。设计师在设计室内空间环境,分割空间形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剩余空间,巧妙利用绿化植物不仅可以装饰有限空间,而且还可以节省空间,做到对室内空间的充分利用,提供更适宜的环境氛围。
(7)调节生理节奏,保持身心健康。室内绿化设计不仅可以减少一些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而且可以对人的心理、生理系统进行有益的调节,减少办公室综合症的产生。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其独有的原则条件,同样,办公空间绿化设计也有自身的设计原则:
(1) 色调一致的原则:色调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室内的环境色彩与植物绿化的色调要相互协调,要注重冷暖色调的搭配。
(2) 绿化在室内合理分配的原则:要坚持以体现室内大环境氛围为主,绿化起到装饰映衬的作用,植物的范围尺度要与建筑本身相统一。
(3) 室内绿化与室外环境相一致的原则:在室外环境中要尽可能的与环境一致,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损害,建筑形态要以周边的环境为出发点,例如:在设计郊区建筑物中涉及到珍贵物种、树木和景观的时候,要在设计中列为重要的考虑环节,这样才能体现室内外统一和谐的关系。
(4) 绿化与空间结构平衡的原则:在室内和室外的设计中应该注意绿化范围结构的稳定和相对平衡的分量,以免造成一边倒或头重脚轻。
(5) 绿化主题明确的原则:任何事物都有中心,都必须明确一个明显的特征,室内的空间绿化也需要有一个重点的确立和表达。
(6) 艺术美学的原则:室内的绿化设计风格要注意与室内整体的诸多设计元素、空间环境和生活工作氛围相协调,以艺术、美学的角度来规划绿化的面积、形态等方面,才能使整个环境处于和谐之中。
从构图角度来说,绿化植物的设计方法分为:规则构图法和自由构图法。绿化规则构图法是指绿色植物呈一定规则的形状和图案分布,像展厅会议室等地方注重体现大方规整的风格形式。绿化自由构图方法是指绿色植物按照空间结构,成组的分布在各种不同的位置角落,让空间更加自然,使人又身处室外自然中的感觉,从而绿化植被就易形成不规则的空间界面,起到一种既连贯又分割空间空间的作用。
从空间放置的角度分析绿化植物的设计方法,分为固定放置和不固定放置两种方法,不固定形式就是把植物按照盆栽等形式放置,可以灵活移动,营造不一样的绿化空间氛围。固定形式就是把植物直接种植于室内的地面或是放置于室内的景观、空间中。
在现代办公空间中,绿化在国内外都不乏有许多实际的应用,有许多的实例在现代设计中都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银大厦,国内优秀的办公写字楼,建筑师:世界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中银大厦的内部拥有中国最大的大堂,设计师追求在现代化的建筑环境中表现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整个大堂覆盖在钢架采光棚下,把自然山水融入院内,在大堂的中心设计了水池,水是生命之源、财富的象征,池中的山石来自于石林星空体育app下载。西北的花池中,毛竹青翠高大,清新典雅。北墙办公门厅的圆形墙洞结合了自然传统的建筑理念,在大堂的中心还有一处供人们休息的场所,在三个方向入口处设计了清波幕墙,采光相当理想,行人可以看到巨大建筑内部的漂亮绿化装饰。
马来西亚梅纳拉大厦,世界著名的商业大厦,建筑师是“生物气候”设计和环境建筑的设计大师杨经文。杨经文的设计大都以绿色植物在大型建筑中交错呼应为特点。其中有的是露天绿色空中园地、方式各样的开放式露台,有的是敞开或半封闭的绿色种植园。空间在创建出建筑各式的风格及空间分布的同时,也在地区环境中对简约、节能、环保、室内工作生活条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办公空间绿化设计,体现了对设计发展和传承的延续,需要我们不断努力,需要广大的设计工作者在规划设计工作办公环境中,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突破自己,灵活的运用设计方法、设计构想和设计元素,丰富设计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并为其注入更多的活力。
[1]周学军,尚凌云译,西班牙Arian Mostaedi 著.工作室全新设计—名师作品欣赏[M].山东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引言第1页
[3]周学军,尚凌云译,西班牙Arian Mostaedi 著.工作室全新设计—名师作品欣赏[M].山东科学出版社
解决办法: 很多有待绿化设计的矿区都地处在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带,项目实施地的场所大多又是受粉尘、气体等的污染较为严重的矿区,因此,要设计营建一处树木葱郁、花草芬芳,同时又折射出现代企业面貌兼作企业员工生产、办公、居住生活场所的矿区景观绿化环境,首要考虑的就是用绿色去改变矿区的较差及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首要的设计原则也即是生态的原则。在考虑原有生态局限之外,又特别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适于矿区的植物选种与造景设计,运用艺术与科学的手法,营造一种有着花园式背景的、现代企业的、并能形成稳定发展生态系统的景观绿化环境。
在景观绿化概念设计上,从整体上来看,大多数方案因设计项目场地面积大,故在设计中应考虑较大的尺度,通过对景观设计节点的呼应,达到整体的连贯和起伏,同时,大尺度的景观给人以厚积薄发的联想与豪情。从景观设计细节方面考虑,方案还应注重特殊气候与地质限制条件的树种选择,科学而又兼具艺术性的乔灌木搭配,功能性的绿地也不可或缺,比如在生产区周围可设计防尘功能的树林及树阵广场等绿地形式,在办公区设计一些具有现代感的几何模纹花坛来隐喻企业精神面貌和理念,而在生活区则从人本主义出发,比如:可设计植物质地的动物造型和自然的群落组合等小尺度的植物景观星空体育app下载,在与硬景的搭配衔接上也应特别注意衔接和互相渗透。地质状况特别差的区域,正好可以处理为整体景观过渡的“疏朗”地带,仅作基本绿化即可,以避免过多变化的景观给人造成的视觉疲劳。整体绿化设计,应作到生态、和谐、浑然一体又相对有各区域的特点、兼顾空间疏朗变化及景深层次变化,体现着现代矿区企业风貌的、生态的、适宜的绿化特色。
道路绿化内容主要包含在道路中央绿化带、行车道分隔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带、路边绿化带、交通绿岛、立交桥范围以及小型的街头主题公园。现阶段城市道路绿化设计采用的植物种类比较多,营造绿化景观通常需要选用成阴快、防护性强、具有经济价值的高大乔木,合理搭配其它花、草等,有蔽荫、防尘、护路、美化环境、清洁空气、防暑降温、防风、阻隔噪音,交通分隔等作用。同时还与周边建筑、水景、山景、道路元素(照明设施、交通设施、休闲设施和人文设施等)等的和谐搭配,使道路绿化景观趋于自然, 体现当地城市的特有景观,从而提升城市的品位。
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城市的交通状况并没有和道路的改善情况成正比。人们需要游憩、审美、精神文化的多样统一。城市道路绿化美化的设计内容有了国家技术规范并提出道路绿地的指标和景观道路的内容,在创建生态园林、花园城市的过程中促进了道路绿化美化的发展。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城市规模的扩大、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道路绿化就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蔽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四季的变化使植物的外观形态随着发生变化,尤其是落叶植物。炎炎夏日下,行车和行人需要一个宜人的交通环境,浓郁的绿荫能使人感到丝丝清凉,烦躁的心情可以得到舒缓,有利于交通安全;当叶落的时候,冬日和煦的阳光带来几分暖意。植物不同的习性奉献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嗅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的慰藉。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绿化设计不只是考虑整体美化,更多是要考虑各个细节的设计,细微之处更能体现以人为本,更能体现人性化的良好特征。那么,在设计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生态绿化保持持续观赏性以及绿化生态景观与周边环境相互和谐。下面从几个方面来简述。
根据调查研究,绿化的形式、颜色的搭配、树木的疏密等对司乘人员的视觉有很大的影响。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行车道隔离带内一般不成行连续种植乔木,应间种一些矮灌木,以避免连续的乔木投影到车道上干扰司乘人员的视线视觉;树冠太大的树种也不宜选用,特别是在隔离带不大于4m宽的情况下。隔离带内可种植修剪整齐、具有丰富视觉韵律感的大色块模纹绿带,绿带中选择的植物品种不宜过多,色彩搭配不宜过艳,重复频率不宜太高,节奏感也不宜太强烈。由于汽车行驶速度较快,行车道隔离带内的植物一般可以根据分隔带宽度每隔100~200m重复一段,色块灌木品种选用3~6种,常用的品种如红桎木、金叶女贞、杜鹃等,中间可以间植多种形态的开花或常绿植物使景观富于变化。
靠近窄路(两车道以下)的两旁种植的树木过于茂密、过高时会给司乘人员产生比较严重的压抑感,会扰乱其视觉视线,不利安全,因此树木要有一定的间隔,中间可种植观花的灌木或地被。
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应选择萌芽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能长期给予驾驶员视觉上有足够的绿色。调查证明,在司乘人员眼里,绿色占30%以上时所给出的视觉感觉是比较舒适的。
互通式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使司乘人员能有良好广阔的视觉感应,过多茂密的树林会产生压抑感;立交桥下宜种植耐阴地被植物,但不宜过密,还要保持桥底的光亮,墙面宜进行简单的垂直绿化,使司乘人员不会产生单调感,增加绿色视觉。
车行道的绿化边分带和中央分隔绿化带上种植的乔木,必须要满足驾驶员视线高度的要求。根据调查研究,视线m,合理的树木间距和高度有利于驾驶员观察到两侧的车辆行驶情况和行人,有效地阻挡对面车辆夜间行车眩光。因此,在分车绿带上最好是间种高矮灌木及树冠较高或比较通透的乔木,即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在靠近车行道边的绿化带上种植落花(叶)的乔木(如榕树、木棉树、红花紫荆、大叶紫薇等),每当落花(叶)季节,花叶纷纷落下,特别是在刮大风时,满地的落花(叶)随风向上飘荡,严重阻挡了司机的视线。因此,在道路车行道边的绿化带尽可能不要种植过多的落花(叶)乔木,如有必要,也尽量离车行道远些,至少离路侧石2m以上。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车行道边的绿化带上种植的乔木还必须要满足行车净空的要求,乔木的分枝树叶下面受到道路行车净空的制约。主车道靠近中央绿化带、边分绿化带,一般最低的枝下高距路面3.5m,可以避免车辆碰到树枝,给驾驶员一个安全驾驶的环境。
在靠近车行道边的绿化带上种植的绿篱植物、花灌木和观叶灌木等枝叶茂密的常绿植物能有效地阻挡对面车辆夜间行车眩光,改善行车视野环境。但必须注意的是,不能过于靠近车行道,以避免对驾驶员造成压抑感,影响其正常驾驶,特别是在弯道的位置,还会缩短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距离。不宜为追求自然生态而在道路内的绿化带上过多种植零碎的植物,以免扰乱视线 种植设计
一般情况下,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树木的间距对在车行道上行驶中车辆的驾驶员能否看到人行道上的行人和建筑有很大的影响,车辆行驶速度越快影响越大。因此为了使驾驶员在任何车速的情况下能充分看到在人行道上的行人或建筑,绿化带上种植树木就必须保持一定的株距,一般来说,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的1倍,冠幅越大,株距越大,目前株距大多应定在6~10m为宜。
当道路不设自行车道时,行道树宜在离路侧石2m以上的位置种植,可避免右侧行驶的大车碰到树枝,否则可尽量靠近行车道种植。
对于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的绿岛上种植树木,不合理的密度和高度会影响驾驶员视线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行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在交叉口的绿岛上只适宜种植低于0.6m的花灌木或高疏的乔木。
①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至少50m范围内应采取通透式配置(指绿地上配植的树木,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3m的范围内,其树冠不遮挡驾驶员视线的配置方式),可在端部10m内种植时花(根据四季换种各种地被开花植物)。
②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也应采用通透式配置,通透范围高度宜在0.6~3m。
③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不宜种植树木来阻挡驾驶员的视线m以上。
④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其高度应在0.6m以下;在导向岛内可种植孤树,其树冠必须高出地面3m以上,以免妨碍驾驶员的视线。
⑤在人行横道上的绿化道上,在不阻挡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情况下,宜种植孤树,以达到为行人遮蔽阳光,这在夏季显得特别重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路旁高大多花(叶)的乔木每到秋天就落叶满地,易使车轮滑移而使驾驶员不能较好地操纵车辆,给驾驶员一种不安全感,特别是在高速行驶中的汽车更显突出。在长距离的道路上,树木的直线长度不可过长,行道树的种植也应有所变化,以免影响司机的视线和心理。一定宽度的汽车分隔带上宜采用丘陵平原状的地面来布置绿化,使绿化更趋自然。道路路宽较小时,除需阻挡汽车眩光的必需灌木外,不宜种植过密过多的灌木,适量种植灌木才可避免车道更显窄,可消除司乘人员产生更大的压抑感。
不能为景观而布置妨碍驾驶员视线的绿化景观,过多集中的鲜艳绿化景观应减少。道路绿化应以绿色为主要颜色,配以其它鲜艳的花灌木或花树为点缀,营造一种不单调、欢快,层次感强的绿化景观,在满足行人和车上人员的视觉收获的同时照顾了司机的感受,做到合理的绿化景观设计。在城市中对大面积的绿地的绿化设计,可采用图案设计或接近自然的设计,满足司乘人员的观赏感受,可调节视觉,减少车辆行驶时可能出现的厌倦感。切记不要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选用一些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结果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减少了绿化面积,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要有长远观点,绿化树木不应经常更换、移植,否则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树种的选择也要考虑落花、落叶或半落叶、抗风抗寒抗热、耐旱耐湿、不同颜色、常绿等的植物搭配。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当地可供土壤和空气的酸碱度,以及可防当地常见的病虫害。
一、我国道路景观主体因素一方面,内在因素。将道路景观依据功能进行划分,可以具体划分为实用性、审美性以及视觉性三方面。实用性:主要包括路障以及垃圾桶等,这些景观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审美性:如喷泉等除了这些户外艺术,还包括地面艺术等;视觉性:在道路交叉处等位置,由于需要安放安全标志,因此,为体现道路标志的可识别性,可以选择与环境色有差异的植物进行种植,使其形成更好的对比。另一方面,外在因素。对于道路景观来讲,道路景观背景的建筑物属于外部因素关键所在,通常来讲,选择建筑设计,对景观进行上下分层设计,例如:高楼住户与标准楼层住户的观赏视野不同。就道路两侧来而言,建筑在视觉印象和物质功能等,直接影响着道路的整体特点,所以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建筑颜色和高度等,确保道路具有一定辨识度。
第一,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要坚持遵守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的原则,实现共同发展目标,在道路设计中,应把自然生态和设计规划进行融合,把破坏环境降至最小。第三,连续性。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这一原则具体表现在视觉和时空两个方面,只有将两个层次中风格和色彩以及自然变化等进行优化设计,才能实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连续性原则。第二,美观性原则。对于道路景观设计,应实现创新性特点,利用个体植物和整体植物之间的协调步调,使道路环境能够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从本质上来讲,关于道路景观设计主要以大色彩、大组团为主,其中人行道设计中,可以对花灌木与乔木进行多层次运用,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为散步人群提供休息空间,还应让人们感受清爽清新的环境。
在对道路进行绿化设计时,车行道路经常会受到城市用地的限制,结合传统景观设计经验,能避免出现整体环境不和谐的情况。而对建筑进行实际设计时,要重点关注建筑尺寸和快速公路之间的关系,由于快速公路具有交叉口少和形式单一的特点,极易出现单调和乏味的现象,因此,在地标建筑设计中,避免人们出现视觉疲劳,确保整体的和谐性,针对空间较大的车行道路,可以选择自由式图形进行,例如:选择灌木和乔木进行搭配。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为体现景观错落有致的特点,并适当地对植被的种类进行选择。利用攀援型植被、地被植被之间的混搭方式,在体现不同景观感受的同时,提高道路周围面积的综合利用率。另外,应选择花期不同、欣赏价值高以及适应强、成活率高的植被,降低车辆行驶对环境以及道路的污染。例如:在植被选择中,应选用发芽早、落叶时间晚的植物,避免因秋季发生植物枝叶脱落,为城市的美观而减分。在春季期间,可在道路周围种植丁香花等;夏季期间,可种植凤仙;秋季期间,可种植凤尾兰;冬季期间,可种植腊梅或报春花。
由于人车道路主要是以交通和生活为主,其中交通道路设计景观时,要符合人们在观赏和安全等方面的特点。在对绿化进行实际设计中,可以选择草坪和花坛等形式,并且适当保持树木间的距离,避免行人、车辆受到视线干扰。生活道路主要是以行人为主,并且在建筑场所和活动内容上较为丰富。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性,选择花坛和灌木等进行具体绿化,同时结合绿化灯光效果,预防夜间道路过于漆黑。在绿化色彩设计方面,利用色彩的搭配,体现视觉的层次感,选择色彩鲜艳的栽植,从而引导人们视线。在道路中央、两侧的分车带处应用的栽植,主要为矮树和绿灌木为主,将对向车流之间产生的眩光进行有效隔离,但是在对植物栽植进行选择时,禁止使用颜色较为鲜艳的颜色,重点为绿色。
所谓的步行道路主要是指步行街,其主要是对商业娱乐进行展现的街道,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坚持以休闲和娱乐为设计原则,使建筑物的沿街具有一定的色彩和质感,有效改善步行道路的景观个性。为更好展现出步行街所存在的繁华特征,不建议选择高大树木作为材料,并且种植的密度影保持适合,避免影响人们的观赏视野。在行人休息的场所和广场等区域,需要种植能遮阴的树木,这一景观设计,在夏季到来时能起到良好降温效果。结束语:综上所述,道路绿化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属于道路生态的一项关键举措。而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原则,只有基于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遵守“以人为本”理念,才能把自然环境、艺术环境进行有效结合,为人们创建更好的生活环境。由于道路属于线性结构的一种,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粗线条和流畅美等之间的融合情况,保证道路绿化整体的自然融合。
[2]乔东丽.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4(24):238-238.
关键词:浅析;小区;绿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5.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作为城市园林的一部分,为城市人群聚居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只有园林设计师尊重生态学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不断进取,才能使居住区的绿化更贴近居民、贴近生活。
在进行小区绿化时,规定了绿化面积的标准。小区绿化应确保40%以上的绿化率,而绿地本身的绿化率要大于70%,也就是说绿地中的硬质景观,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雕塑等占地面积只能控制在30%以内,而这个数字也应越小越好。一个小区的绿化质量,虽然不能通过纯数字来体现,但是为了有更多绿化的面积,设计师们必须认真思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终将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对于居民用户的汽车,必须建设车库。在设计中可以将车库转入地下,或转向立体停车场,这样有几大好处:①减少噪音;②增加交通安全。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小区中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最大限度的用于绿化户外活动场所,更符合现代小区设计的要求。
在对住宅区建筑规划设计之时要考虑绿化对屋顶产生的承重、防漏等问题。这样设计过的房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屋顶与墙面的绿化,做到空间的六面绿化效果,最大限度的改善人居环境,使居民更贴近自然。例如高明的碧桂园,其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室内绿化及地面绿化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链,成了高明居住小区绿化的代表。
由于现在的居民楼相对的楼层都较高,在小区绿化时不能只考虑楼层低的居民,也应该考虑楼层中、高的这些居民在俯视时对小区绿化的景观感受。因而设计师在小区绿化造景之时,要充分考虑楼层较高的居民的俯视感受。
现在有些小区在建设之初,一般只是初步的考察一下地形然后将地推平,然后在平地上建设、绿化。这样完全破坏了当地的原始风貌。在小区建设之初,应该充分考查其现状,在建设时应该对其当地的自然遗迹、古树名木进行适当的保护及利用。因为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积淀,在有意识的保护之下能够体现一个小区的文化气息,展现居民小区的特色,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态意识。
在景观道路、雕塑、健身设施的设计安排时,必须将建筑的尺度、景观小品的尺度、树木的尺度进行综合的考虑、合理的量化。每个人都需要适度的户外空间,在尽量加大绿化面积的同时,所有人的参与园林的因素都应该加以考虑。因为没有人的参与、没有感知的绿地是苍白的、没有意义的、缺少品位的。小区绿地需要有公众性、开放性、参与性,对应这样的需要就是尽量的使居民能够在小区绿地中聚集,即现在所经常讨论的“人居”与“人聚”的问题。景观道路、健身设施等户外空间合理分布于绿地中正是“人聚”的需要。
乔木在小区中的应用主要是从生态和造景两个方面来考虑。由于乔木树冠的绝对面积大,因而在小区绿化中能够制造更多的氧气,吸收更多的废气及有害气体,故乔木的应用在小区中更有利于居民的健康。在对乔木的选择上,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在整个小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约为1∶1~2。由于落叶乔木越古朴,枝干、树形越迷人,越具备树木的色彩美、形态美、季相美、风韵美,因此最能体现园林的季相变化,使小区一年四季各不同;而常绿乔木可以给人四季如春的意境。在做小区绿化设计时应该根据设计意图合理安排选择。在乔木的选择上一个小区不能太多,多则杂、杂则乱,一般选2~3种主体树种,选3~4种辅助树种。乔木的种植不能离住户的窗户太近,尤其是南北窗户,在南面窗户外6 m不得种植乔木。
在对居住区的绿化植被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根据居民的喜好,选择居民喜闻乐见的植物进行配置。只有与居民的喜好相一致的植物才能使小区的绿化具有亲和力,使居民产生认同感。例如在小区中栽植均一成行的松柏,使之森森然的样子。表面上好像绿化很好,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会对这样的环境产生墓地的感觉,被居民所排斥,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这里不是说人们对松柏就没有认同感,小区绿化造景中就不能使用松柏,而是由于人们厌恶一些事物而会对与之相近的事物产生厌恶的感觉。松柏在小区绿化中进行孤植,作为焦点景物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园林表达效果的。
基于现代居民对健康的要求,小区绿化的树种,必须选用无毒的乔灌木。可以在居住区绿化时选择美观、生长快、管理粗放的抗污染植物,既利于人体保健,又可调节身心,也可美化环境。这类植物如香樟、银杏、榉树、栾树、白玉兰、紫玉兰、含笑、鸡爪槭、黄花决明、虎尾草、酢浆草等乔灌木及草花。在优先选择保健植物的同时,还应注意花期较长及色叶植物,如垂丝海棠、红叶李、紫薇、桂花、红枫、红花继木等。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利用乔灌、地被的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之时,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6为宜,草皮面积(乔、灌木投影范围除外),不高于绿地面积的30%,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既有常绿乔木,又有落叶乔木,有花有果相结合。其养护相对简单,只需要一次成形后经常间断性进行修剪,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绿化效果;只要合理选择色叶树种,就可以让色块四季基本不变,更加重要的是色块的设计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环境比较和谐;容易使人感觉环境整洁有序,现代气息较浓。合理运用不同植物,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现在常见的色块组合有:红色块为红叶石楠、红花继木;绿色块有无刺构骨、十大功劳;黄色块有金森女贞、金边黄杨;也有用萱草、麦冬等地被植物。
“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这首诗道出了季节变化及对小区设计的最直接要求:应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另外注意整个小的色相变化,在有色树种的搭配上,可以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这样可以使小区的绿化更加生动活泼。
虽然草本花卉在应用中的管理比较烦琐,但是相对来说更容易进行控制,易于成为造景要素。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到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生长势等方面,才能达到互相协调。对于每个组合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周围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
每一个园林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园林中的主景。对于城市居住小区设计来说不可能不考虑其焦点景物的配置,它可以是水景,也可以是山石景,也可以是植物造景,只要能与环境相协调就是好的,能被小区居民所认同就是优秀的。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小区的主基调的问题。现在的园林不是空洞的、没有思想的、没有内容的园林。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的存在,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同时,也必须理解园林中主基调的作用,定了基调才能创造出小区的园林氛围,才能表达出主题。